讓企業招投標更省事省心
安徽日報記者 王弘毅
公平、透明、高效的招投標,能讓企業省心、省事又省錢,無形中也優化了當地的營商環境。如今,皖北城市宿州在振興發展中積極優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營商環境,實施標準化建設、智慧化監管、數字化轉型、多元化惠企,得到了企業的好評點贊。今年上半年,該市完成公共資源交易1400余項,成交額約260億元。
數據多跑路,企業少跑腿。信息化時代,健全的信息系統能讓招投標更高效更智能。為了方便企業,宿州市首創探索建設虛擬服務大廳,統一數據交換標準,提供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,簡化了交易業務辦理環節。建立了“互聯網+公共資源交易”新體系,全面推行“一表申請”“一網通辦”,實現進場交易項目線上提交資料、線上受理、線上預約場地、線上提交專家抽取申請,中標通知書發放、合同簽訂、投標保證金退還等全程網辦、全程留痕。此外,推進“不見面”交易,建設“不見面開標室”12間,全面推行使用不見面開標大廳,實現不見面開標常態化。目前,宿州市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率達到100%。
在監管環節,也用上了“高科技”。比如該市在公共資源交易環節設置了開標區、評標區、專家通道和公共服務區,無縫對接智能門禁、影像監控、拾音設施、錄音詢呼等軟硬件系統,甚至還啟用智能服務機器人,承擔評標期間文件資料、餐食藥物的傳遞,有效杜絕評標區域內外人員的接觸,實現了評審工作封閉獨立、全程監控、實時記錄、動態反饋。
改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,最關鍵的是要讓企業得實惠。在電子保函系統建立之前,企業要進行招投標,還需要帶著一大堆材料往返于多個部門辦理,費時又費事。同時,投標企業還要抵押擔保、凍結資金,這讓一些資金鏈緊張的企業“犯了難”。
如今,通過電子保函系統,招投標中心與金融機構進行對接,注冊登記、申請使用、費用支付等業務全程線上辦理,手續便捷高效。另外,投標企業在申請使用電子保函時,無需抵押擔保、無需凍結資金,實現資金“零”占用,最大限度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。
比如我省一家建筑企業參加了宿州市埇橋區2023年農村道路改造工程四個標段的投標,均使用投標保函,節省了44萬元資金占壓。
據介紹,宿州市全面開放對接保函平臺后,已有39家電子保函平臺入駐宿州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,投標保證金、履約保證金支持保函或擔保的項目占比100%。今年上半年,為123宗交易項目開具投標保函10235筆,減輕企業資金占用12.35億元。
2023年8月3日《安徽日報》9版
責任編輯:丁曼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

推薦閱讀
-
1近悅遠來 “智”匯宿州 08-09
-
2“紅色熱土”續寫雙擁新篇章 08-01
-
3宿州文旅聚焦重點提質升級 08-01
-
4市委書記領銜督辦市政協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召開 07-29
-
5楊軍走訪慰問駐宿部隊官兵、駐藏現役軍人家屬 07-29
-
6上半年宿州市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4.25億元 07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