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熱線:3900087   廣告熱線:3900838
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57—3909502   舉報郵箱:zgfxnews@163.com
,歡迎訪問拂曉新聞網
拂曉新聞網  > 要聞  > 正文

讓“沉睡”的公物“流動”起來

2022-11-22 18:50來源:拂曉新聞網作者:權靜

日前,蕭縣政府公物倉正式揭牌運行。這也是宿州首家揭牌啟用的公物倉。(11月16日《拂曉報》)

公物倉,顧名思義,就是對行政事業單位長期閑置、超標準配置的資產、臨時購置的資產等加以統一管理、統一調配、統一處置的運作平臺。以往,因舉行臨時性會議、活動或者置換老舊辦公用品,一些單位總會閑置或淘汰一批公共物品。這些物品往往被“一封了之”,得不到再利用,無形中造成了資源浪費。如今,公物倉的設立,把這些公物資源統籌調配起來,通過修復性使用或調劑共享,讓“沉睡”的公物“流動”起來,降低了公物閑置率,節約了運行成本,是政府過“緊日子”的現實之思、務實之舉。

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實施全面節約戰略,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,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。勤儉節約歷來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。從革命戰爭年代的紅米飯、南瓜湯到新中國成立后“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的方針”,再到新時代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、推進節約型政府建設,節儉樸素、力戒奢靡已經成為我們黨的傳家寶。

政府過“緊日子”,為的就是百姓過好日子。作為一地主政者,政策導向哪兒,資金流向哪兒,體現出不同的執政思路和利益導向。設立公物倉,意味著政府帶頭勒緊“褲腰帶”,減少、壓縮一般性行政支出;意味著把更多的“真金白銀”投入到高質量發展和民生保障上來,以“三公”經費的減法助力民生福祉的“加法”,讓有效資金發揮出更大的社會價值和民生效益。

但同時也必須正視,設立公物倉,不在于設,而在于節。精打細算才能細水長流,未雨綢繆才能有備無患。讓“公物倉”真正成為“節儉倉”,關鍵在于摸清行政事業單位公物“家底”。通過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和日常配置、處置審批,把住資產“入口”“出口”,找準切入點、著力點、突破點,以辦公用房整合調配使用,臨時機構有限調劑,活動、會議充分利舊等模式,真正實現公共物資、公共資源壞的能修、閑的能調,物盡其用、資源共享,確保寶貴的資金用到該用的地方。

“足國之道,節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?!惫澯檬鞘侄?,裕民是目的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,“我們不舒服一點、不自在一點,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、滿意度就高一點,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”。各地要自覺把中央關于過“緊日子”各項規定落實到工作和生活的一點一滴之中,在各項支出上做到錙銖必較、精打細算,大力優化支出結構,保障重點支出,優先考慮老百姓最急需、最迫切的事項,使有限的公共資產滿足更多民生需求,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,把過“緊日子”過成一種常態、一種習慣。

權 靜

責任編輯:

版權所有: 拂曉新聞網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

地址: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:234000

草莓香蕉榴莲丝瓜秋葵绿巨人a,hd18hd丨18欧美,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,h双腿涨灌男男慎入,日韩一卡2卡3卡4卡,免费看片a级毛片免费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