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蝶變 在水一方
攝于2008年 銀河廣場 攝于2022年 董虎 攝
攝于2015年 環城河南段 攝于2022年 董虎 攝
人循水草而居,城因河流而興。一座城的河流,詮釋著一座城市的歷史與故事,而流淌于我們這座城的新汴河、沱河、環城河,也見證了我們一步步將宿州變得更美的歷程。
改革開放初期,由于忽視環境保護,我們的河遭受了嚴重污染,水是濁的,岸是禿的,味是臭的,一座多水的城市,人們變得不再親水。
攝于2012年 武正潤 攝 新汴河 攝于2019年 董虎 攝
攝于2015年 武正彪 攝 沱河 攝于2017年 武正彪 攝 攝于2020年 董虎 攝
2013年,宿州市政府以新汴河治理為契機,以建設大型濱水公園、打造皖北地區親水宜居城市為目標,建設新汴河風景區。經過一年年治理、改造、提升,如今的新汴河景區,河流通暢、水質清澈、綠樹環繞、草木蔥蘢、空氣清新,風光旖旎,并且依托宿州深厚的文化底蘊,將文化元素充分融入景區內,打造成為充滿歷史人文氣息的4A景區。特別是到了夜晚華燈初上,站在河邊遠眺,兩岸高樓鱗次櫛比,燈光璀璨如星,展現著這座城的繁華。
還有沱河和環城河,經過景觀帶植物造景和水生態治理,河道干凈了,河水清澈了,河堤也綠了,早已變為水清岸綠的生態綠色長廊。
今天,漫步于城中河邊,置身于綠樹碧水間,步步是景,處處如畫。10年間,幾條河的改變,不僅豐富了城區生態文化的內涵,也提升了城市的環境品質,豐富了生態良好、宜居城市的內在品質。記者 徐 蕾
責任編輯:丁曼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

推薦閱讀
-
1宿州農業的不凡十年 08-24
-
2王啟榮調研符離大道沿線鄉村旅游工作 08-24
-
3市直青少年紅色教育活動走深走實 08-24
-
4王啟榮在埇橋區調研文明城市建設工作 08-24
-
5楊軍接待信訪群眾 08-23
-
6打造現代物流體系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08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