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漫七夕節 架起文化新“鵲橋”
又是一年七夕至,金風玉露相逢時。在這個傳統的充滿浪漫氣息的日子里,不少年輕人都會爭相選擇結婚登記或者舉辦婚禮。與此同時,鮮花、美食、珠寶等商品也迎來一個銷售小高峰。近幾年的七夕節,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開始為相伴多年的愛人準備七夕禮物,不少閨蜜之間也會通過互送花卉或飾品表達愛意和祝福。
七夕節又稱乞巧節、女兒節、雙七節等,有乞巧、曬書、觀星等習俗。古往今來,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關于七夕的佳句,如“迢迢牽牛星,皎皎河漢女”“鵲辭穿線月,花入曝衣樓”“天上佳期稱七夕,人間好景是秋光”“七月七日長生殿,夜半無人私語時”等等。正因如此,七夕是中華民族文化積淀厚重、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之一。
七夕節在我國綿延數千載,其隆重程度曾經堪比春節。進入現代社會,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很大轉變,七夕這個傳統節日沉寂了有一段時間。如今,伴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進程,七夕文化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,尤其受到青年群體的喜愛。每逢七夕這天,我們可以在不少廣場、公園和景區看到,身著漢服的青年男女,用互贈禮品、分享美食等方式,寄托對美好愛情、生活的向往。這樣的場景,在國外街頭也經常出現。七夕節,已經成為人們增強文化自信、抒發民族自豪感的特殊日子。
與此同時,人們慶祝七夕節的方式也在不斷豐富中,有人會專門抽出時間來,陪著愛人去看一場電影或吃一頓燭光晚餐;有人會備好愛情信物,在公共場所求婚;還有人會暫停工作,和伴侶一起游山玩水;一些社區和學校還組織孩子們開展手工制作等。
可以說,七夕節不僅僅是“中國情人節”,更是一個文化內涵豐富的綜合性節日。情感需求、民族文化、創新熱情和民族自豪等,讓這個傳統節日得以更好傳承和延續發展。在當前全球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,傳承和弘揚七夕文化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。
我們在慶祝七夕節時,要立足歷史、古為今用、推陳出新,不斷挖掘這個節日的文化底蘊,并找到其與時代精神的契合點,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,努力講好七夕故事,彰顯七夕文化的新時代魅力,做到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,堅定大家的文化自信。
■ 王云
責任編輯:丁曼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

推薦閱讀
-
1弘揚文明風尚 打造“好人之城” 08-22
-
2市政府召開第38次常務會議 08-16
-
3上半年宿州市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08-07
-
4“紅色熱土”續寫雙擁新篇章 08-01
-
5宿州文旅聚焦重點提質升級 08-01
-
6市委書記領銜督辦市政協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召開 07-29